二硫化钼基固体干膜润滑剂的二硫化钼
二硫化钼(MoS2)作为固体润滑剂的历史可以上溯到17世纪。在19世纪中期的加利福尼亚淘金热时代,二硫化钼就被作为马车轴承润滑剂1。德国的马克思.普朗克研究所和美国国家航空和宇航局的前身国家航空都曾进行过将二硫化钼用于工业应用的试验,并开发了有机粘结固体润滑膜。随后,乐泰LB 8017二硫化钼基固体干膜润滑剂,: 二硫化钼溅射膜和离子镀膜相继出现。在新兴的产业部门和新兴的技术领域中都在逐渐应用固体润滑,如以机器人和电子计算机为主的电子机械中,其主要的润滑部分(如齿轮机构、谐波减速器、轴承、滚珠丝杠、链索和链轮等)就是常用聚四氟乙烯和二硫化钼润滑剂。
二硫化钼基固体干膜润滑剂部位
干膜润滑剂是无机或有机胶黏剂溶液中的固体润滑剂和其它添加剂的悬浮物。常用的是二硫化钼、石墨和聚四氟乙烯。
它们都具有性能,从而决定了其用途。添加剂中较重要的防锈颜料。所用的胶黏剂主要是有机树脂(丙烯酸、酚基、环氧、硅树脂、聚氨树脂)、纤维素以及无机硅酸盐。烃类物质或水为溶剂。
这些物质通过浸渍离心和鼓轮及其他各种喷涂工艺加入到所需部位。硬化过程取决于胶黏系统,乐泰1786074二硫化钼基固体干膜润滑剂,在室温或搪瓷炉中完成。硬化之后形成高度黏结的干膜。这种方法形成的胶黏层中固体润滑剂的含量可高达70%。
二硫化钼基固体干膜润滑剂的固体润滑膜形成
随着表面工程技术的进展,固体润滑膜的形成方式也日新月异,既有把固体润滑剂粉末擦涂在摩擦表面上的原始方式,二硫化钼基固体干膜润滑剂,也有在真空中使固体润滑剂以原子状态溅射成膜的方式,依照摩擦副材料与工况的需求,有广漠的选择余地。用各类方式使固体润滑剂黏着于基材表面,形成固体润滑膜层。由于.其剪切强度很小,在摩擦进程中,乐泰8017二硫化钼基固体干膜润滑剂,会转移到对偶材料表面,形成转移膜。使摩擦发生在转移膜和润滑膜之间,从而能够有效地减小摩擦系。